在潞城林场,护林员们将枯枝烂叶投放进设备打成粉末。(白继开 摄)
50岁的朱长海,干了23年出租车司机,从“黄面的”开到伊兰特,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他几乎都去过。不过,2020年秋天,他辞职了,回到老家通州区潞城镇当起了护林员。
老朱所属的出租车公司的车队长有些疑惑。他记得老朱念叨过,护林工作由盈利性社会企业承包,出现了一些管理乱象,护林员的待遇不稳定。“那都是老黄历了。现在生态林管护走的是一条新路。”老朱说,通州区2019年在潞城镇试点成立了新型集体林场,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组织架构、规章制度,确保集体林场有序运营。护林员每月光纯收入就有3000多元,除了劳动法规定的“五险”之外,还有“意外伤害险”,到了年底还有奖金和职业技能培训,“一边赏秋景、呼吸新鲜空气,一边管护林地,那感觉不比堵在路上腰酸背痛的强?”老朱这句话,令人心生羡慕。
在潞城林场,像老朱一样的护林员有340人,林场根据养护面积、养护地块位置,将大家合理划分成多个班组,按照责任分工制在1.5亩生态林中开展养护工作。目前,按照“优先雇佣本地劳动力”的原则,林场有320名来自通州本地的护林员。随着管护面积的逐步扩大,林场未来将有上千人从事护林工作。
在通州区,除了潞城镇,马驹桥镇和西集镇也都已建成了新型集体林场,分别养护生态林3.1万亩和2.7万亩。2020年,于家务、张家湾、宋庄等6个涉农乡镇也启动了新型集体林场建设工作。2021年,通州区所有平原生态林养护工作,将全部从社会企业负责改为由新型集体林场接管。
潞城林场的银杏林深处,一台园林废弃物处理设备正源源不断“吃”进枯枝烂叶,“吐”出碎屑。这些碎屑将和肥料一起搅拌制成有机肥,埋到银杏树下补充有机质。“总共购置了14台粉碎机,花了100多万,每个月的油钱就要3万元……”场长岳天敬说,新型林场成立后,要快速提升工作的水平和质量,只要林子养护得好,这钱就花的值。
据了解,目前全市建成30个新型集体林场,已经有32万亩生态林纳入新型集体林场管护范围,2021年,新型集体林场建设将在全市广泛推开。(陈强)